官方咨询热线: 400-9988-666
News
400-9988-666
2024-03-29 00:00:00 文章来源: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阅读:378 字体: [ 大 中 小]
江苏常熟男子李某曾是个“富二代”,赌博败光家产之后,只能靠送外卖维持生计。虽然收入今非昔比,但自食其力也值得尊重。然而,一次车祸遭遇却让李某剑走偏锋,最终走上犯罪道路,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更多律师咨询,联系冠领律师事务所律师。
李某是江苏常熟人,家里有多处商铺和房产,一个月仅租金就能收7万元。后来,李某迷恋上了赌博,不仅输光了存款,将房子、商铺变卖后,还欠下了大额赌债。为了解决生活来源和偿还债务,李某不得不送外卖赚取生活费。
然而,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李某过惯了大手大脚花钱的生活,仅仅送外卖这点微薄的收入,根本不够他挥霍,更何况还有债主天天找他催债。走投无路之下,李某想到了一个“生财之道”。
原来,李某有一次送外卖时,不小心被一辆私家车撞倒。当时李某肩膀受伤,后续只是拍了片子、填了理赔表,就拿到了赔偿款。这次经历,让李某觉得其中有漏洞可钻。更多律师咨询,联系冠领律师事务所律师。
此后,李某经常在小区门口、路边停车位等候,看见车辆启动或者转弯时,就故意骑车上前相撞。事后,李某再以肩膀疼、手机、电动车受损为由,要求车主赔偿。利用这种办法,李某每次可以获赔2000-3000元。四个月下来,李某共计碰瓷15次,获赔4.7万元。
好在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同一部手机、同一辆电动车、同一个外卖员频繁理赔的异常情形,终于引起了保险公司的注意。保险公司经过调查后随即报了警,李某的事情也终于败露了。目前,李某已被公安机关逮捕归案。
那么,对于碰瓷这种犯罪行为,法律上如何定性呢?更多律师咨询,联系冠领律师事务所律师。
此前,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印发的《关于依法办理“碰瓷”违法犯罪案件的指导意见》中,首次对“碰瓷”作出了明确界定,即行为人通过故意制造被害假象,采取诈骗、敲诈勒索的方式,非法索取财物的行为。
一般来说,常见的碰瓷行为有以下几种:
(1)轻微剐蹭车辆,对方严重受损。即碰瓷车辆紧跟目标车辆,在其变道时猛踩油门撞上去,与目标车辆轻轻剐蹭,但碰瓷车的零部件出现严重断裂或破损,并以此索取修理费
(2)故意追尾。碰瓷车辆故意在目标车辆前面,与目标车辆贴的很近,找机会紧急制动,造成目标车辆追尾。更多律师咨询,联系冠领律师事务所律师。
碰瓷者通常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拒绝报警要求用钱私了。如果碰瓷行为构成犯罪,应当根据行为人实施的具体行为进行定罪处罚;如果碰瓷行为不构成犯罪,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则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本案中,李某故意碰瓷私家车主索要赔偿,其行为已经涉嫌构成诈骗。根据《刑法》规定的诈骗罪量刑标准,李某诈骗他人财物累计4.7万,或被判处三至七年有期徒刑。
总之,杜绝使用一切非法行为来骗取他人利益的做法。生活中如果遇到碰瓷行为,一定要保持理智和冷静,才好判断事情的真伪。尚未确定是否是自己的责任之前,不要轻易妥协,千万不能怕麻烦选择“私了”。如果自身没有违反交规的行为,对方却态度强硬要求赔偿,可以想办法报警处理。更多律师咨询,联系冠领律师事务所律师。
撰稿人: 高婷
审核主编:段光平
文章类型:原创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