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咨询热线: 400-9988-666

冠领新闻

News

选择冠领 胜诉共赢

400-9988-666

员工跳槽?这家公司因为签了这个,最终获赔340万

2024-03-29 00:00:00    文章来源: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阅读:310 字体: [ ]

  作为企业最不想看到的莫过于自己培养的员工却跳槽到对手企业,尤其是对于掌握核心技术的公司来说,技术团队成员的流失,无疑是一种沉重的打击。毕竟这些员工都是公司的骨干分子,都曾经接触过公司的机密文件,一旦泄露,公司不仅会遭受财产损失,更可能会面临倒闭的风险。

安全5.png

  前些年,有个专门生产吸尘器的龙头企业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该企业早年曾经研发了好几款新产品,且市场反响也很不错。但是从2019年起,研发产品的技术服务人员 、生产、质量管理人员以及研发人员等纷纷提出离职,这让企业负责人感到十分困惑,这些人员的薪资待遇不低,为什么都离职了呢?

  在经过一番调查后发现,离职的员工大都跳槽去了对手企业,要知道公司前前后后可是投入了超过两亿元研发成本,其中包括培养这些员工的经费,现在怎么甘心拱手让人呢?更让人感到不公平的是,对手企业竟然推出了和自家企业高度雷同的产品。

  不过幸好当初和这些员工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和保密协议,现在出现这种情况,很明显跳槽员工已经构成了违约。于是,该公司将这些前员工诉至法院。经过法院的审理查明,跳槽人员入职的新公司确实和老东家存在着竞争关系。最终判决,跳槽员工因违反竞业限制义务,需要赔偿老东家340万违约金,且需要继续履行相关的竞业限制协议。

  常言道,商场如战场。身为企业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自己培养的得力大将,却为竞争对手卖力。在本案中,幸好企业提前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不然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那么对于企业来说,怎样保护商业秘密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呢?

  最重要的是采取适当的保密措施来保护商业秘密。第一,要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明确保密的内容以及违约责任等,同时也要与特定的对象签署《竞业限制协议》,要明确竞业限制内容和违约金的数额,在员工离职的时候一定要向其强调,必要时可进行离职后“调查”。第二,要根据员工的工作性质对其能够访问的信息进行区分,若存在触及商业秘密的情形,一定要有记录。第三,将保密信息存放在安全的地方,设置提醒“机密”“保密”等字样,在显著的位置注明该信息的权属情况以及通过不正当手段披露、使用相关信息将要承担的法律后果。

合同.png

  另外,企业还要定时进行系统的商业秘密合规培训。对于新入职的员工,入职前进行保守商业秘密谈话,告知其对于原雇主负有的保密义务。对于即将离职的员工进行离职谈话,并确认其已经移交且删除了自己储存设备中有关本单位相关工作的文件。

  最后,对于商业秘密的保护一定要防患于未然!企业应当定期向与保密相关的专业人员咨询或是聘请企业法律顾问等,来保障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避免商业秘密法律风险。

  撰稿人:李文利

  审稿人:张冠彬



上一篇:给网恋女友转账十多万,还帮她照顾姑妈3年,真相却很残酷 下一篇:七旬老人发生车祸,自身疾病能否减轻保险公司的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