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咨询热线: 400-9988-666

冠领新闻

News

选择冠领 胜诉共赢

400-9988-666

酒驾肇事后找朋友“顶包” 最终害人害己双双被判刑

2024-03-29 00:00:00    文章来源: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阅读:445 字体: [ ]

  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醉驾入刑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现实生活中,偏偏有人一意孤行,不仅酒后驾车,还在发生交通肇事后让朋友顶包,殊不知最终害人害己。更多法律咨询,请联系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进行律师咨询

  春节将至,王某回到东北老家过年。一次饭局上,王某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包工头赵某。赵某得知王某的父亲在当地环保部门工作,心生巴结之意,因此在席间多次主动敬酒,还频频称赞王某气质不凡。王某盛情难却,几杯酒下肚之后,就与赵某兄弟相称。

酒驾1.png

  饭后,王某酒意上头,却没有叫代驾,而是心存侥幸独自驾车离开。赵某喝的不多,结账之后正准备步行回家,却突然接到王某的电话,王某表示自己驾驶途中遇到了事故,赵某比较清醒,能否帮忙把车开回家,赵某随即表示同意。

  待赵某抵达现场后,才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原来,王某途中不小心与一辆电动车发生碰撞,伤者流了不少血。随后,二人陪同伤者前往医院治疗。途中,王某表示,他现在满嘴酒气,赵某没喝几杯,警察到场后,能否请求赵某帮忙“顶包”,争取处罚轻一点。

  赵某本就有意巴结王某,伤者看起来也没什么大碍,便满口答应下来。在警察到场询问事故经过时,赵某“挺身而出”,表示自己是肇事者,并对责任大包大揽。

  以为能够瞒天过海,却不料伤者在事故发生第五天抢救无效不幸去世。赵某得知后,心中害怕不已,唯恐自己背上人命官司,连忙前往交警大队投案自首。此后,王某、赵某分别因涉嫌交通肇事罪和包庇罪被提起公诉。

  “顶包”是指欺骗侦查机关,假意承认他人作出的犯罪事实。酒驾“顶包”属于从重处罚情节,顶包者将根据被顶包者的酒驾程度,承担不同的法律后果。

  如果是一般的饮酒后驾驶,则驾驶者与顶包者双双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顶包者面临行政拘留、罚款及扣留驾驶证的处罚,肇事者则依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肇事者找人顶包、自己逃跑的话,还会构成肇事逃逸。更多法律咨询,请联系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进行律师咨询

  如果肇事司机达到醉驾标准,则顶包者与肇事者共同入刑。顶包者将涉嫌构成窝藏、包庇罪,一旦被发现,或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将被判处三至十年有期徒刑。

酒驾2.png

  不仅如此,在车辆保险合同中,往往规定了“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保险人均不负赔偿责任”的免责情形。因此,如果司机找人“顶包”,将无法向保险公司索赔。

  总之,酒驾找人顶包,不仅有违社会公德,而且增加司法成本,影响司法公正。随着电子监控设备全方位覆盖,类似“顶包”等犯罪行为是不可能瞒天过海的。希望大家都能引以为戒,不酒驾,不包庇,做个遵纪守法好公民。更多法律咨询,请联系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进行律师咨询

  撰稿人:高婷

  审稿人:段光平

  稿件类型:原创C类


上一篇: 春节假期给就地过年的打工人算好加班“法律账” 下一篇:春节北京一日游遭遇强制消费,该如何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