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咨询热线: 400-9988-666
News
400-9988-666
2024-03-29 00:00:00 文章来源: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阅读:320 字体: [ 大 中 小]
最近,小李被前公司的“奇葩”操作整懵了!她因公司拖欠工资主动提出离职,并将原公司告上法庭索赔。法院经过审理,支持了她的诉讼请求,判决原单位赔付二万八千元。让小李万万没想到的是,原公司给她准备的赔偿款竟然是两筐硬币……
事情还要从2019年5月说起,当时,小李通过面试进入某餐饮公司上班。双方签订了试用期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三个月,每个月工资2300元。试用期满后,小李继续在该公司工作,但公司未与其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
2020年,小李在工作期间手部不慎受伤,医院给出了休假21天的诊断意见。然而,公司却觉得小李声称的休假时间与其伤势不符,对其休假的真实性表示怀疑,并因此要开除小李。小李考虑手部恢复需要时间,在此期间自己无法继续工作,便主动向公司提交了《离职申请》。
离职后,小李将公司告上法庭,表示自己入职后,公司始终未与其签订劳动劳动,请求法院判决公司支付因此导致的双倍工资差额,补发未按时发放的工资,以及自己缴纳的医疗保险、误工费和营养费等费用,共计四万六千余元。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该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另外,用人单位必须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对于小李垫付的保险,公司应该赔偿。
最终,法院判决公司向小李支付2019年8月开始的双倍差额工资,及医疗保险各项费用共计两万八千余元。公司不服,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法院终审驳回了上诉。
至此,小李的维权之路终于告一段落。按理说,后续只要拿着胜诉文书等待赔偿就行了。然而,小李没想到在领取赔偿金时又和公司发生了争执。
法院宣判后,公司告知小李,由于老板的账户存在问题,暂时无法转账,小李只能到公司领取现金。小李不疑有他,次日和家人来到公司。没想到公司虽然如约准备了赔偿金,却是以两大框硬币的形式。
看着哑口无言的小李,公司领导还表示,必须当场数清楚,数不完不准拿走。面对领导如此嚣张的态度,小李还算冷静,思索再三后,当日没有将钱拿走。
此事一经爆出,网友们纷纷吐槽公司的做法“太损了”。事实上,如果公司以如此气量消极应对生效判决,很可能会进一步收到法律的制裁!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诉讼人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虽然硬币也是我国法定的可流通货币,但是本案中,被诉公司完全有能力通过转账、支付大面额现金等方式,履行赔付义务。然而,其却故意反其道而行之。
这种做法,不仅给劳动者维护合法权益带来了困难,还给法院执行带来麻烦,浪费司法资源。如果查实公司存在故意兑换硬币的行为,确实故意以消极行为妨碍司法工作,法院将依法进行处罚。
在此也奉劝公司,员工离职即便发生劳资纠纷,也应当妥善处理,不要耍这种小伎俩,赔偿是小事,公司失德丢掉口碑才叫得不偿失。
撰稿人:高婷
审稿人:段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