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咨询热线: 400-9988-666

冠领新闻

News

选择冠领 胜诉共赢

400-9988-666

篡改人生 代价几何?

2024-03-29 00:00:00    文章来源: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阅读:308 字体: [ ]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已经完成,不少学子考入心仪的学府,也有部分人抱憾。有的人因成绩不理想与心仪学校失之交臂,但有的人竟是因为志愿被篡改而前途不明。

刑事1.png

  前段时间,一则女生频遭他人恶意修改考研志愿的新闻在网络上引起了广大网友的愤怒。大四学生小张参加了研究生考试,报名当天凌晨,她接连两次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都未成功,理由是密码错误。这让她感到十分诧异,她从未修改过密码,怎么会显示错误?改为微信登录后,她成功进入网站,但再次傻了眼。调剂志愿已经被填了!她是文科生,但调剂志愿填写的都是应用化学等八竿子打不着的专业。在气愤与恐慌的交织下,小张选择了报警求助。

  有被篡改志愿经历的不止小张一人。2021年,高考考生小宋发现自己被一所专科学校录取,而他的成绩足以上重点大学,因此专科一栏根本没有填过,经查,他才发现填报的志愿被别人恶意篡改。

  小宋第一时间拨打了报警电话,警方很快就锁定了嫌疑人——吴某。吴某是小宋的好兄弟,二人在高中这三年里可以说是形影不离,两人的学习成绩也不相上下,经常一起畅想能报考同一所大学。可是吴某在高考中发挥失常,分数远低于小宋,嫉妒心起,他偷偷将小宋的高考志愿改为了专科学校。

  小宋怎么也不敢相信,竟是他最好的朋友在背后捅了一刀。

犯罪.png

  类似事件之所以引发众怒,是因为篡改他人志愿的行为很大程度上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甚至可以毁掉一个人的前途。这样恶劣的行为,法律将会如何处罚呢?

  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篡改志愿明显侵犯了他人的受教育权。但目前无论是刑法还是其他法律中,都没有对侵害公民受教育权的行为如何处罚作出规定,也就是说篡改他人志愿的行为没有单独的罪名。

  但这并不意味着行为人不会受到刑罚处罚。2016年,山东某法院曾就一起篡改四名同班同学高考志愿案宣判。被告人陈某因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或者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行为。

  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了考生的报考信息,篡改者非法进入修改,对考生的未来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可以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来定罪处罚。

  不过,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量刑,和他造成的后果相比,显得有些轻,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由于篡改志愿的行为一般波及人员少,不会对社会秩序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实践中的量刑一般较轻。

判决9.png

  在陈某这起案件中,他的母亲曾向受害人家长下跪求谅解。但家长们一致认为,“他毁了我孩子的一辈子,7个月太轻了!”

  按照目前的法律规定来看,确实很难体现罪责刑相适应,我们也期待国家能够尽快加强相关立法,实现罪责刑统一。

  篡改志愿大部分情况下是熟人所为,在这里要提醒大家:虽然我们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别人,但人心深不见底,防人之心万不可无。

  撰稿人:秦佳

  审稿人:董振杰



上一篇:冠领律师事务所:当了10年的家庭主妇,却换来离婚,警醒了谁 下一篇:【以案说法】民间借贷纠纷调解结案,法院的民事调解书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