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咨询热线: 400-9988-666
News
400-9988-666
2024-03-29 00:00:00 文章来源: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阅读:351 字体: [ 大 中 小]
很多人会遇到强买强卖的事情,面对卖方的蛮横狡猾,大多数消费者会选择忍气吞声。其实,强买强卖行为达到一定程度,可能会构成犯罪。
2018年2月,曾某与袁某在河南郑州某通讯城二楼,强迫孟某购买有捆绑消费的手机,在争执过程中曾某、袁某与孟某发生厮打,致孟某鼻部受伤。经鉴定,孟某鼻骨损伤程度构成轻伤二级。很明显,曾某与袁某的行为是强迫交易,那是否构成强迫交易罪呢?
强迫交易罪,是指自然人或者单位,以暴力、胁迫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情节严重的行为。
所谓暴力,是指对被害人的人身或财产实施强制或打击,如殴打、捆绑、围困或者砸毁财物等;所谓威胁,是指对被害人进行精神强制,使其不敢反抗而被迫答应交易。强迫他人交易是本罪的本质特征,指违背他人意志,强行让他人购买不想购买的商品,强行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
本罪的行为主体是达到责任年龄且具备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也能构成本罪。本罪不仅侵犯交易相对方的合法权益,而且侵犯商品交易市场秩序。在主观方面,要求行为人属于直接故意,间接故意和过失不构成本罪。
常见的强迫交易的行为有:
1、经营者滥用市场垄断地位,强迫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
2、经营者通过搭售或附加不合理条件,进行强迫交易。
3、经营者利用分期付款、上门推销等方式,进行强迫交易。
4、经营者以其他方式,进行强迫交易。如一些旅馆在火车站设置服务点,不等旅客问清情况就连拖带推弄到旅馆,强迫其支付高房价,接受劣质服务等。
根据《刑法》第226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手段,实施强迫交易行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由此可见,强迫交易罪的量刑幅度在三年以下或三至七年。
本案中,法院经审理认为,曾某、袁某以暴力手段,强迫孟某购买有捆绑消费的手机,造成孟某轻伤二级后果,属于“情节严重”情形,其行为构成强迫交易罪。判处曾某有期徒刑一年零二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判处袁某有期徒刑一年零一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
当面对强迫交易行为时,要敢于说“不”,积极寻求救济。当遭遇强买强卖时,应注意搜集客观有效的证据,向公安机关报警寻求帮助。如果情节严重,也可及时寻求司法救济。
撰稿人:郝丽媛
审核人:董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