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咨询热线: 400-9988-666
News
400-9988-666
2024-03-29 00:00:00 文章来源: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阅读:432 字体: [ 大 中 小]
碍于交情而口头约定借款,债务人却迟迟不肯归还,该怎么办?能够以此进行起诉吗?近两年,胡平就陷入了这样的困境,又想收回借出去的钱,但对于对方的敷衍又无可奈何。
胡平和周云峰曾经是一个工厂的工友,两人在工厂倒闭后一直保持联系。因为胡平待人接物较为和善,也很少拒绝他人的请求,所以周云峰在经济困难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胡平帮忙。从2015年开始,周云峰以资金周转和生活需要为由,多次向胡平借款,并承诺:等经济宽裕就还钱。六年的时间里,周云峰通过让胡平刷卡付款、直接借钱、充值电话卡等方式共计借款19万余元。双方虽然没有规定还款期限,但周云峰多年来分文未还,对于胡平多次的催要,要么一直推诿,要么置之不理。气愤又无奈的胡平最终只能将希望放在法律武器上。
经过一番打听,胡平来到了业内口碑较好的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在民商事诉讼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赵红雨律师和宁鹏辉实习律师承办了此案。两位律师发现此案有三个难点,一是双方没有签订过借款合同;二是借款次数过多,转账金额细碎,原因众多;三是周云峰的户籍地在东北,在河北也许会遇上立案困难。
面对这些困难,冠领律师迎难而上。在只有聊天记录与微信、支付宝转账记录作为证据的情况下,冠领律师将几十笔借款的转账记录一条一条的列出来,并整理出借款原因,而后又将周云峰承诺还钱的聊天记录整理出来,以佐证双方存在借贷关系。
因周云峰的户籍地太过遥远,考虑到只要借贷关系成立,就可以在原告住所地起诉的相关程序法规定,冠领律师带着证据来到胡平户籍地的法院立案。当地法院一开始以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双方存在借贷关系而拒绝立案,要求去被告户籍地立案。冠领律师耐心地跟立案庭法官解释,首先,微信聊天记录上对方说过会还钱;其次,微信和支付宝的实际转账记录,可以初步证明双方存在借贷关系;另外,如果对方提出抗辩,需要对方提交证据。所以法院应该受理案件。经过冠领律师的努力,最终成功立案。
庭审中,周云峰果断承认欠了胡平的钱,但对于金额存在异议。他辩称,他借款不到19万元,其中有2700元不是他借的,而是胡平转账,他支付其现金。
冠领律师反驳道,周云峰的几十笔欠款,多年皆未归还。因为双方并未规定还款期限,胡平可随时要求还款,而经过多次催告,周云峰都敷衍了事,不曾归还,一拖就拖了7年。故周云峰不仅需要支付胡平的本金,还需要按照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最新公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标准支付逾期利息。
最终,法官经过对证据的审查,支持了冠领律师的代理意见,判决周云峰向胡平支付本金和利息共计19万余元。
撰稿人:郭滢
审稿人:段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