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咨询热线: 400-9988-666
News
400-9988-666
2024-03-29 00:00:00 文章来源: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阅读:424 字体: [ 大 中 小]
近日,“夫妻离婚均不愿抚养孩子”的新闻登上热搜榜单,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江苏的一对夫妻婚后育有一女,双方经常因家庭琐事发生矛盾。此前,女方曾提出离婚诉讼,但被法院驳回。一年后,女方再次起诉离婚,并要求孩子由男方来抚养。男方以自己工作不稳定又居无定所,且在未离婚状态下孩子一直由其母亲照顾为由拒绝。法院审理认为,夫妻二人在抚养子女问题上互相推诿,严重违反婚姻家庭道德规范,且被告不同意与原告离婚,故对原告要求离婚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新闻一出,夫妻离婚,孩子抚养权该归谁的问题又引起网友广泛讨论。
孩子抚养权归属的问题主要针对父母离婚的未成年人,在我国,法律对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抚养权的归属均作了不同规定,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两周岁以下孩子的抚养权归属
两周岁以下的婴幼儿也可以被认为是“哺乳期内的子女”,因孩子尚在哺乳期内,所以法律规定以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同时也规定了例外情形。
【法条链接】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司法解释(一)第四十四条规定:
离婚案件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的,对不满两周岁的子女,按照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的原则处理。母亲有下列情形之一,父亲请求直接抚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
(二)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亲要求子女随其生活;
(三)因其他原因,子女确不宜随母亲生活。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司法解释(一)第四十五条规定:
父母双方协议不满两周岁子女由父亲直接抚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二、两周岁以上未成年孩子的抚养权归属
两周岁以上孩子的抚养权归属由父母协商决定,协商不成时,法院应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根据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原则妥善地作出裁决。
【法条链接】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司法解释(一)第四十六条规定:
对已满两周岁的未成年子女,父母均要求直接抚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
(一)已做绝育手术或者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
(二)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
(三)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
(四)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
三、八周岁以上未成年孩子的抚养权归属
对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孩子,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商不成的,应当尊重孩子的真实意愿。
但这并不是说八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孩子可以随意选择跟随谁生活,法院一般在父母双方共同争夺抚养权,且双方都具有抚养孩子的条件时,才考虑孩子个人的意见。
除此之外,法律还规定了其他特殊情况下孩子抚养权归属的问题:
一、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的孩子
【法条链接】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司法解释(一)第四十七条规定:
父母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均要求直接抚养子女,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者外孙子女的,可以作为父或者母直接抚养子女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
二、有继父母的孩子
【法条链接】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司法解释(一)第五十四条规定:
生父与继母离婚或者生母与继父离婚时,对曾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继父或者继母不同意继续抚养的,仍应由生父或者生母抚养。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记得给孩子关心与陪伴,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撰稿人:李舒婷
审稿人:张冠彬